Nano-Micro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

最新进展

化学科学

厦大郑南峰院士&李静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突破,近红外退火技术新路线实现钙钛矿薄膜快速结晶与大面积制备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1

研究背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高效和多场景适用的光伏特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在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制备过程中,传统的热退火方法存在耗时长、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这对需要进一步降本增效的大规模生产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改良的近...

阅读(22)赞 (0)

化学科学

西工大刘旭庆、曼彻斯特大学陈黎明等:纳米纤维/MXene聚电解质水凝胶实现吸收性EMI屏蔽与可穿戴传感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30

研究背景 随着柔性电子器件与高密度集成电路在可穿戴医疗、智能物联网等前沿领域中加速渗透,电磁辐射已成为新型环境干扰源,易导致设备性能劣化甚至功能失效。开发兼具高效电磁干扰(EMI)屏蔽与柔性适配特性的材料成为迫切需求。传统导电复合材料因阻抗失配引发强电磁反射,其虽能屏蔽电磁波(...

阅读(40)赞 (0)

化学科学

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康飞宇、暨南大学董留兵等:自组装互连分子界面助力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性能飞跃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9

研究背景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背景下,开发高效、安全、可持续储能技术成为科研领域研究热点。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作为一种结合电池高能量密度与超级电容器快速充放电优势的新型储能器件,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系统的有力候选。然而,锌金属负极的电化学不稳定和缓慢动力学特性,使其难以...

阅读(33)赞 (0)

化学科学

山大王宁等:石墨炔区域电势差增强促进Li⁺在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的迁移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8

研究背景 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PSEs)中,低离子电导率、高界面阻抗、电化学稳定性差和锂枝晶生长是主要挑战。引入二维纳米填料(如GDY)可有效提升离子电导率,但传统填料(如MXenes、石墨烯等)的后合成修饰难以实现均匀调控,导致离子传输不均。石墨炔(GDY)是一种新型二维碳材...

阅读(53)赞 (0)

化学科学

四川大学何亮团队:临界双金属磷化层赋能柔性准固态锌电快速电子输运与高能量供应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7

研究背景 水系镍锌电池具有固有安全性、高输出电压、较低成本和相对简单的制造工艺等优点,然而传统的氢氧化镍正极存在导电性差、反应动力学缓慢和能量密度有待提升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临界双金属磷化层(CBPL)的双功能正极改性策略,构筑的复合正极中CBPL与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

阅读(45)赞 (0)

化学科学

昆士兰科技大学王红霞&叶家业等人综述:钒液流电池用高性能隔膜 -挑战、发展与展望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6

研究背景 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带来的环境挑战以及实现碳排放目标的紧迫性,推动了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迅猛发展。然而,由于这些清洁能源的不连续、不稳定的特点,其转化产生的电力难以直接并网供电使用(会冲击电网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其利用率。因而,大型储能系统是...

阅读(73)赞 (0)

化学科学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孙其君等综述:纳米发电机技术助力智慧体育迈向能量自主和数字智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5

研究背景 体育领域已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技术革新正在深刻改变运动员的训练模式和竞技表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包括运动表现分析、健康监测、训练统计和战术优化,已成为提升竞技水平的关键手段。然而,传统可穿戴电子设备在运动监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高昂的成本、较高的能耗、有限的柔性适配能...

阅读(102)赞 (0)

化学科学

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Xiaoyan Ji&中科院过程所张海涛等:氟接枝聚合物基电解质对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诱导效应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4

研究背景 随着电动汽车及能源存储需求增长,开发高安全、高性能锂电池迫在眉睫。锂金属负极虽具超高容量(3860 mAh g⁻1)和低电位(-3.04 V vs. H⁺/H₂)优势,但液态电解质的泄露、易燃风险阻碍其应用。准固态复合电解质(QSCEs)通过引入少量液体提升离子电导率...

阅读(98)赞 (0)

化学科学

苏州大学汪晓巧、张克勤等综述:光谱选择性日间辐射降温材料的最新进展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3

研究背景 人类活动与科技进步正持续加剧全球变暖趋势,预计未来十年这一挑战仍会加剧。在此背景下,寻求高效的降温解决方案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降温技术(如暖通空调系统)不仅因高耗电量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其使用的制冷剂更会直接加剧全球变暖效应。因此,开发创新的绿色...

阅读(92)赞 (0)

化学科学

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宋平安等:废弃口罩纤维为“芯”,石墨烯为“鞘”,“芯-鞘”结构实现热管理和电磁屏蔽性能的显著提升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3

研究背景 在过去四年中,随着呼吸道传染病的频繁暴发,全球一次性医用口罩使用量已超过9500亿只(约380万吨)。然而,传统的废弃口罩处理方式如焚烧和填埋均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有毒气体排放、微塑料污染等。近年来,研究人员使用废弃口罩在电池隔膜、表面活性剂和微波吸收材料方面进行了...

阅读(85)赞 (0)

化学科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Chengkuo Lee等:AI驱动的光子革命,近传感器边缘智能芯片引领超低功耗、超快延迟新时代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1

研究背景 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正从“云端推理”快速迈向“边缘智能”。无论是智能手环、虚拟现实,还是医疗监测、工业控制,终端侧对AI的实时响应、超低功耗与数据隐私保护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边缘计算正逐渐成为下一代AI系统架构的核心支柱。为此,研究界提出了“边缘AI”与“...

阅读(146)赞 (0)

化学科学

广东工业大学丁黎明、深圳大学梁广兴/陈烁等:高效率Cu₂ZnSnS₄薄膜光阴极构建实现自驱动太阳能光解海水制氢 原创 纳微快报 nanomicroletters 2025年06月20日 10:04 上海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0

研究背景 随着可持续能源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光电化学(PEC)的太阳能驱动水分解制“绿氢”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Cu₂ZnSnS₄ (CZTS)是一种储量丰富、绿色无毒且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半导体,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光电极材料。本工作通过集中优化缺陷和载流子动力...

阅读(143)赞 (0)

化学科学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期刊简介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19

1、我们是谁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纳电子学系承办、在Springer Nature开放获取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高水平文章(research article, review...

阅读(169)赞 (0)

化学科学

喜讯 | IF=36.3, Nano-Micro Letters影响因子新突破!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18

2025年6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最新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发布!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纳微快报(英文)》(Nano-Micro Letters)最新影响因子(IF)指数再创新高,达到:36...

阅读(283)赞 (0)

化学科学

NML卷期 | 2025年第6期免费下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17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2025年第 6 期印刷本已整理完成,所有卷期的电子版可免费下载,下载方式: 1.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 https://pan.baidu.com/s/1NuthbJFFHKWIUsgdRKw29Q 输入提...

阅读(164)赞 (0)

化学科学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Desmond Loke等综述:面向神经科学、神经形态计算与生物电子学的多功能有机材料、器件及机制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16

研究背景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在运作机制上与人类大脑存在相似性,它们在各类应用中正变得愈发不可或缺。这些算法在软件层面执行,并依赖于人工神经网络,而人工神经网络通常是在传统的冯·诺依曼架构计算机上实现的。大脑的物理组成部分由一个相互连接且复杂的神经元系统构成,其高效运作得益于...

阅读(162)赞 (0)

化学科学

东南大学孙正明、潘龙等:铟基MOF作为多功能助剂,提升氟聚合物电解质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离子电导率与电化学稳定性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15

研究背景 固态电解质是实现高比能高安全性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重要部件。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H)为代表的氟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因其柔韧性高、与界面接触好、锂盐解离能力强,热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高残余溶剂含量带来的高离子电导率与界面副反应之间的矛盾,以及氟基聚合物对锂...

阅读(143)赞 (0)

化学科学

华科薛志刚团队:COFs孔内原位聚合加速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输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14

研究背景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SPEs)兼具高锂盐溶解性、高效锂离子传输、低界面阻抗及匹配正极的电化学窗口。聚酯类SPEs因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及高于聚醚体系的锂离子迁移数而备受关注,但其室温离子电导率(<10⁻⁷ S cm⁻1) 和迁移数(<0.5)仍制约全固态电池应用...

阅读(400)赞 (0)

化学科学

伦敦大学Hubin Zhao等:用于关节扭矩监测的AI压电可穿戴设备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13

研究背景 近年来,肌肉骨骼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在老年人和肥胖患者等高危人群中。关节相关疾病(如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会显著影响活动能力,因此,可靠的关节健康监测方法至关重要。关节健康评估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量化关节扭矩的能力,关节扭矩受关节角度、运动速度、外部负荷和肌肉激...

阅读(152)赞 (0)

化学科学

西电郝跃院士团队朱卫东副教授、张春福教授等:镧系化合物调控埋底界面助力全无机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性能提升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12

研究背景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成为当今科技研究的热点。其中,钙钛矿太阳电池作为一种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因其高光吸收和载流子迁移率与低制造成本等优点而备受瞩目。然而,钙钛矿电池的性能提升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

阅读(233)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