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Micro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

所有文章 第4页

化学科学

复旦大学江安全等:微米级 Hf₀.₅Zr₀.₅O₂薄膜电容器因缺失混合四方相实现超高介电常数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9-05

研究背景 随着存储需求不断增长,高存储密度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及高能效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需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的电容器存储大量电荷。其中,基于HfO₂的铁电材料,凭借其厚度缩放、硅基兼容性等优点而备受瞩目。然而,铪基铁电薄膜的高介电性能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无需高电场循...

阅读(515)赞 (0)

化学科学

南洋理工大学范红金等:多阳离子的长链分子在锌碘电池中的交响曲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9-04

研究背景 水系锌碘电池(Zn–I₂ battery)现在大家都在研究:各种不同的碘源、电解液添加剂、水凝胶、解耦、锌保护,等等。尤其对于电解液,正负界面必须都要考虑,而不是只顾一边。正极生成的多碘阴离子易在电解液中穿梭(shuttle effect),锌负极存在析氢、副产物生成...

阅读(834)赞 (0)

化学科学

山东大学孟佳琳等综述:可穿戴神经形态计算忆阻器的柔性性能分析研究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9-03

研究背景 柔性忆阻器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面向新兴神经形态计算的可穿戴电子技术进步。受人脑“存内计算”架构的启发,柔性忆阻器在模拟人工突触、实现高效率和低功耗神经形态计算方面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本文从发展历程、材料体系、器件结构、机械变形方式、器件性能分析、变形过程中的应力模拟,...

阅读(675)赞 (0)

化学科学

福州大学王星辉等综述:高熵材料,先进电池设计的新范式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9-02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能源需求持续攀升,而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亟需高效、稳定的储能系统支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因此电池技术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锂离子电池(LIBs)、锂硫电池(LSBs)、钠离子电池(SI...

阅读(1732)赞 (0)

化学科学

美国特拉华大学魏秉庆等评论:突破光伏电池肖克利-奎伊瑟效率极限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9-01

研究背景 肖克利-奎伊瑟(S-Q)模型在科学界被广泛认可,其设定单结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CE)理论极限约为33%。该限制源于大部分太阳能以热能形式损耗,尤其是能量远高于电池带隙的光子所致。突破S-Q极限以实现显著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既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长期追求的目标,...

阅读(1017)赞 (0)

化学科学

上交丁文江院士等:核壳型纳米合金,实现超低贵金属载量下高性能双功能PEM电解水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9-01

研究背景 向可持续能源未来的转型取决于高效绿色制氢技术的开发,其中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WE)正成为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PEMWE为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与存储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有助于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并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然而,PEMWE的广泛应用受制于对铂族贵金属(PGMs)...

阅读(1040)赞 (0)

化学科学

NML文章集锦| 单原子催化(二)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30

一、专辑介绍 单原子催化剂是指在催化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材料,其中活性金属以单个原子的形式分散在载体表面,而不是形成纳米颗粒或者更大的聚集体。这种高度分散的结构使得每一个金属原子都成为潜在的活性位点,从而极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效率和选择性。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

阅读(985)赞 (0)

化学科学

中科院合肥物质院潘旭等:自调控双端锚定策略构建高效电荷传输通道助力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29

研究背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凭借其卓越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和低成本制造优势,已成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光伏技术。其中,电子传输层(ETL)与钙钛矿吸收层之间的埋底界面,对电荷提取与器件性能至关重要。SnO₂因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和稳定性被广泛用作ETL,但仍面临固有缺陷...

阅读(654)赞 (0)

化学科学

NML文章集锦| 单原子催化(一)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29

一、专辑介绍 单原子催化剂是指在催化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材料,其中活性金属以单个原子的形式分散在载体表面,而不是形成纳米颗粒或者更大的聚集体。这种高度分散的结构使得每一个金属原子都成为潜在的活性位点,从而极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效率和选择性。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

阅读(546)赞 (0)

化学科学

内蒙古大学刘健等:可扩展和可持续的壳聚糖/碳纳米管锌负极复合保护层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27

研究背景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安全特性、环境相容性和成本效益,正成为下一代大规模储能的潜在候选技术。水系电解液的使用不仅提升了安全性、改善了离子导电性,而且降低了成本。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水与锌之间存在热力学不相容性,仍面临一些关键挑战,例如腐蚀和析氢反应(HER)。此外,在...

阅读(685)赞 (0)

化学科学

NML文章集锦| 柔性电子(四)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26

一、专辑介绍 柔性电子设备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以其独特的柔性/延展性以及高效、低成本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柔性传感器通常使用在电子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RFID、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电...

阅读(610)赞 (0)

化学科学

上交张荻院士等综述:用于极端环境应用的辐射冷却材料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25

研究背景 辐射制冷技术能够通过热辐射这一被动零能耗过程,从外层空间这一“冷源”中获取冷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物体表面的热能以中红外(MIR,波长范围通常为8-13微米)光的形式直接向太空辐射散失,同时反射太阳辐射(波长0.25-2.5微米),确保中红外辐射产生的制冷功率超过吸...

阅读(4568)赞 (0)

化学科学

上海大学陈雨等综述:用于难治性炎症相关疾病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24

研究背景 纳米医学将纳米技术与医学相结合,使纳米材料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与传统药物相比,纳米药物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便于表面功能化。此外,这些药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低毒性、高生物利用度和改进的药代动力学,通常导致增强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

阅读(1008)赞 (0)

化学科学

NML文章集锦| 柔性电子(三)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23

一、专辑介绍 柔性电子设备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以其独特的柔性/延展性以及高效、低成本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柔性传感器通常使用在电子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RFID、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电...

阅读(575)赞 (0)

化学科学

河北大学闫小兵等:低能耗光电忆阻器在人工视觉系统中实现多级线性电导调控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22

研究背景 先进的人工视觉技术在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系统通常采用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电路进行设计,但这种设计方法面临“内存墙”和“功耗墙”问题,限制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相比之下,人类视觉系统具...

阅读(446)赞 (0)

化学科学

NML文章集锦| 柔性电子(二)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21

一、专辑介绍 柔性电子设备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以其独特的柔性/延展性以及高效、低成本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柔性传感器通常使用在电子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RFID、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电...

阅读(428)赞 (0)

化学科学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张承、南大孟祥康&唐少春等:筛选两性离子添加剂中的阴离子基团以消除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析氢与枝晶现象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20

研究背景 鉴于锌(Zn)资源丰富且理论容量高(820mAh g⁻1),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备受关注。然而,AZIBs的商业化仍受限于锌负极在电镀/剥离过程中可逆性较差的问题。一方面,尖端效应导致电解质/电极界面处Zn2⁺通量分布不均,引发锌沉积不均匀,不...

阅读(550)赞 (0)

化学科学

NML文章集锦| 柔性电子(一)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19

一、专辑介绍 柔性电子设备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以其独特的柔性/延展性以及高效、低成本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柔性传感器通常使用在电子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RFID、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电...

阅读(791)赞 (0)

化学科学

北京化工大学张好斌等:可编程MXene/丝素蛋白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与高效水蒸发能力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18

研究背景 柔韧的功能性水凝胶在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器件、电磁辐射防护及能量转换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传统离子型和导电聚合物基水凝胶外,通过引入石墨、MXene、碳纳米管及金属纳米材料等导电纳米材料制备的各类复合水凝胶,因其新颖特性成为不同应用场景的潜力候选材料。从根本上...

阅读(826)赞 (0)

化学科学

同济大学陆伟等:锚定于MXene金属位点产生的电子局域化实现电磁波衰减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8-17

研究背景 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致使电磁污染与干扰日益复杂,这推动了高性能电磁波(EMW)吸收材料的探索。从根本上而言,宏观材料的电磁响应由其微观结构所决定,而微观结构又取决于原子和电子的排列。当电磁波与材料相互作用时,局部电子环境决定...

阅读(467)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