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余林蔚等:超细硅纳米线阵列的生长集成并首次应用于高性能围栅晶体管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31
研究背景 基于超细晶硅纳米沟道的围栅晶体管(GAA-FETs)因其卓越的静电控制能力,已成为3 nm以下工艺节点的主流器件架构。然而,为实现更高集成密度的单片三维集成架构,需要在缺少单晶硅衬底的堆叠层中,仅依赖全低温工艺(<450 oC)直接制备超细晶硅沟道和高性能GAA...
阅读(15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31
研究背景 基于超细晶硅纳米沟道的围栅晶体管(GAA-FETs)因其卓越的静电控制能力,已成为3 nm以下工艺节点的主流器件架构。然而,为实现更高集成密度的单片三维集成架构,需要在缺少单晶硅衬底的堆叠层中,仅依赖全低温工艺(<450 oC)直接制备超细晶硅沟道和高性能GAA...
阅读(15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30
研究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能耗不断增加,建筑能耗也在不断增高,窗户成为主要的能量损失来源,尤其在夏季。窗户的透明性使紫外线(UV)和近红外线(NIR)辐射进入室内,导致温度升高以及空调能耗增加。传统透明材料在提供可见光的同时,难以有效阻挡紫外和近红外辐射,...
阅读(17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30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持续推进,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s)因其高效率、可逆和低成本特性,被视为极具前景的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RSOCs在大规模"电转气"(P2G)和"气转电"(G2P)转化中展现出显著潜力,有助于稳定电力输出并调节峰值负荷,...
阅读(19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8
研究背景 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而广泛应用,但仍面临安全风险和低温性能差等挑战。随着对可持续能源需求的增加,提升电池安全性、延长寿命和快充性能成为关键研究方向。阴离子化学作为一种新兴策略,通过优化电解液中的阴离子结构和特性,有望提高电池的溶剂化稳定性、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阅读(38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7
关注我们 2025—03.25 2025年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 重磅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此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
阅读(13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6
研究背景 辐射冷却织物在无需能量输入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个热舒适的环境,为实现个人热管理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方法。然而,目前报道的大多数织物主要侧重于室外冷却,忽略了同时实现室内和室外冷却的重要性,从而削弱了整体的冷却性能。 Selective Emission Fabric ...
阅读(16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5
研究背景 随着电磁通信和无线电探测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波在通信、雷达、医疗、工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电磁波辐射/污染对通信、军事安全以及生物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粉体吸波材料在性能上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对高效吸波材料的需求。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新型吸...
阅读(212)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4
研究背景 近年来,人口迅速增长加剧了全球能源危机,并加重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包括全球变暖。当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和环境温度的大幅波动扰乱了热舒适性并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对制冷和供暖能源的依赖日益增加。因此,高效的热管理成为能源研究的核心关注点。传统热管理系统消耗大量能源,...
阅读(32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3
研究背景 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机交互(HMI)成为连接人类与数字世界的重要窗口。现有的触觉反馈设备大多依赖与皮肤接触反馈,缺乏非接触式的触觉反馈设备。目前,为了提升用户的沉浸感,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多种触觉反馈设备,尤其是轻薄...
阅读(14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2
2025年3月20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团队发布了最新的分区情况,NML期刊继续入选1区期刊,即大类(材料科学)1区TOP,三个小类(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物理学科)均位居1区。 NML期刊的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和广大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诚挚感谢广大读者、作者、...
阅读(45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1
研究背景 基于绿色植物仿生模拟,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为应对全球环境恶化和可再生能源短缺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在众多光催化中,氧卤铋材料因其晶体可调性和对组成结构高度依赖的光催化特性而展现潜力。然而,氧卤铋中有限的活性位点和较低的电荷分离效率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尽管可以通过构建...
阅读(41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1
研究背景 氨与硝酸作为多元工业原料及新兴清洁能源载体,为可持续发展勾勒出广阔图景。然而,哈伯-博施与奥斯特瓦尔德工艺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这两种工艺排放的巨量二氧化碳副产物却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持续加剧着温室效应的生态危机。在此背景下,于温和条件下构建碳中和固氮路径的探索,...
阅读(37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0
研究背景 通过合适的改性手段改变碳材料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对于提高碳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至关重要。杂原子(如B、N、S、Co等)由于具有与碳原子不同的原子半径及电负性,当其进入碳晶格替换碳原子时能够引起碳晶格的扭曲和电荷的重新分配,提高其催化性能。目前,非贵金属掺杂碳电催化剂在4e⁻...
阅读(38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20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两端口反式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取得了显著进展,其认证功率转换效率(PCE)已达到34.6%。然而,通过与肖克利-奎瑟(S-Q)理论极限对比可以发现,尽管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SC)与S-Q极限最大电流密度(JSQ)的比值已达到96%...
阅读(27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18
研究背景 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能、柔性和结构多样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解决电磁干扰(EMI)问题的重要候选材料。低维纳米材料通过构建异维复合结构,不仅能有效提升屏蔽效能,还展现出丰富的物理特性,例如导电网络的优化分布、电磁响应增强及吸收性能的显著提升。然而,这些材料的...
阅读(17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17
研究背景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SSEs)因其优越的锂离子电导率、低可燃性、低泄漏性和低挥发性,对推动全固态锂电池(ASSLBs)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ASSLBs的阴极由活性材料、SSEs和导电碳添加剂(CCAs)组成。然而,由于SSEs固有的化学/电化学不稳定性,使得...
阅读(30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17
研究背景 随着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和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具备轻质、强韧、良好耐受性以及智能化热管理的多功能电磁屏蔽薄膜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导电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因其轻便性、柔性以及良好的设计可塑性,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在提高电磁屏蔽效能的同时,现有方法通常面...
阅读(20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15
研究背景 材料科学在现代科技中起到基础性的关键作用。传统的材料研发模式主要通过优化实验参数以获得最佳材料,面临长周期、高成本、低能效等挑战,无法满足21世纪工业发展对新型材料的需求。然而,随着材料理论计算模拟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研发模式正逐步从实验驱动向计算驱动转变,并且在人工...
阅读(40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14
研究背景 皮肤疾病是第四大常见的非致命性疾病,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受其影响,且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目前,微针(MNs)的应用已成为一种有效的透皮给药策略,被广泛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尽管MNs具有诸多优点,但MNs的实际应用仍存在工业化生产等问题。因此,本文总结了MNs在皮...
阅读(20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13
研究背景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得益于优异的光电特性已成为高性能光电器件的关键候选者。为优化钙钛矿光电器件的性能,界面工程、组分工程、添加剂工程、表面钝化等策略已被广泛报道和应用。除这些策略外,提高效率和最大化光子利用率在于有效的光管理。钙钛矿器件中有效的光管理包括增强光吸收和最小化...
阅读(122)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