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Micro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

所有文章 第3页

化学科学

港中大郑庆彬等:基于液态金属/PAN复合纤维的多尺度仿生蒸发器用于高效太阳能水蒸发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12

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全球淡水短缺已成为数亿人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开发简便有效的水净化和海水淡化技术迫在眉睫。目前,包括热蒸馏、电渗析和反渗透在内的多种技术已被用于水净化和海水淡化。然而,这些技术大多依赖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相比之下,...

阅读(166)赞 (0)

化学科学

韩国首尔大学Seung Hwan Ko等:激光诱导纳米线的渗流互联用于超强柔性电子器件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12

研究背景 金属纳米线因其出色的机械适应性和电学性能而成为柔性电子器件的新材料。然而,纳米线网络与基底的弱粘附性和低机械强度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可靠性,因此需要使用绝缘保护层,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实用性。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通用的基于激光的工艺的纳米线制备方法,该工艺无需保护...

阅读(211)赞 (0)

化学科学

华科大薛志刚、周兴平等综述:功能化隔膜提升锂电池电化学性能 原创 纳微快报 nanomicroletters 2025年03月09日 10:50 上海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10

研究背景 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探索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的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变得尤为关键。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氧化还原电位而在储能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隔膜作为电池的核心组件,扮演着调节离子传输和锂沉积行为的重要角色。确保锂离子通过隔膜的均匀且快速传输,对于降低局部过充...

阅读(639)赞 (0)

化学科学

NML卷期 | 2025年第3期免费下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09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2025年第 3 期印刷本已整理完成,所有卷期的电子版可免费下载,下载方式: 1.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 https://pan.baidu.com/s/1NuthbJFFHKWIUsgdRKw29Q 输入提...

阅读(235)赞 (0)

化学科学

王中林院士/北交张楚国、李修函等综述:TENG在海洋能源收集和原位电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07

研究背景 海洋蕴藏的丰富可再生能源是人类获得大规模绿色电力的最重要场所。其中,海洋波浪能的年储量超过10000太瓦时,是海洋蓝色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此外,结合海洋中蕴藏的丰富水资源,通过电化学方法原位利用相应的电能,将是获得低成本的清洁燃料、淡水和海洋有机污染物处理的重要方...

阅读(516)赞 (0)

化学科学

多伦多大学颜宁&北工大蒲俊文等:集成多波段电磁干扰屏蔽和储能功能的新型纤维素纤维复合材料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06

研究背景 在技术进步与可持续性融合的时代,开发具有多功能集成的可再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纤维素纤维进行多尺度界面结构设计、微观结构优化以及磁性成分和导电聚合物的掺入实现了该复合材料的能量存储、多波段电磁干扰 (EMI) 屏蔽功能,填补了生物质基材料的关键空白...

阅读(206)赞 (0)

化学科学

韩国高丽大学Yun Chan Kang等:半包覆”闪光蛋糕”式复合材料,一种全固态电池的新型电极设计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05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LIBs)目前是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EVs)的主要动力来源,对于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而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采用有机液体电解质(LEs)和石墨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已接近极限,同时,有机液体电解质的易燃性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采用锂...

阅读(197)赞 (0)

化学科学

化学所王吉政&李勇军等:纳米石墨炔反溶剂添加剂实现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04

研究背景 反溶剂工艺能够从钙钛矿薄膜中提取残留溶剂,从而产生均匀光滑的薄膜。尽管如此,这些薄膜仍存在大量缺陷,导致非辐射复合和器件性能下降。为了改善结晶过程,研究人员将各种添加剂引入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然而,如何同时实现表面钝化和晶粒生长依然是一大挑战。反溶剂添加剂工程(AAE...

阅读(234)赞 (0)

化学科学

厦大戴李宗等: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与多级氢键聚合物网络协同构建透明、防火可陶瓷化涂层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03

研究背景 火是人类从生物本能迈向文明的转折点。然而,火也经常导致毁灭性的灾难,造成无法挽回的财产和生命损失。一般来说,防火阻燃材料的设计遵循本体和表面改性两条途径。相比于前者,阻燃涂层技术对基材的机械或加工性能的影响最小,环保、透明、超薄的阻燃涂层是人们的追求。 Laye...

阅读(190)赞 (0)

化学科学

新疆大学黄玉代/香港城大张文军等:Zn(TFSI)₂介导的电解质工程实现实用稳定的水系锌金属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3-02

研究背景 锌金属电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的优点,是电化学储能应用中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替代品。然而,尽管锌金属电池的设计在实验室研究中表现出更高的循环寿命、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但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却未达到预期。其主要瓶颈包括:锌枝晶生长、锌金属阳极利用率低、电解液稳定...

阅读(254)赞 (0)

化学科学

同济大学刘明贤等:NH₄⁺介导阴极界面空间电荷重构用于高性能双离子电容器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2-28

研究背景 Zn2⁺作为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中典型的高活性金属电荷载体,因其较大的水合离子半径和高脱溶剂能垒,导致阴极/电解液界面动力学迟缓和电荷存储容量不足。非金属NH₄⁺电荷载体由于尺寸小、质量轻和氢键效应,能够实现快速去溶剂化和空间电荷转移,成为调制阴极/电解液界面电化学行为以...

阅读(169)赞 (0)

化学科学

同济大学顾逸凡等综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捕获及分离含氟气体机制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2-28

研究背景 含氟气体(F-gases)在化工业以及空调、制冷、医疗保健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将含氟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温室效应且产生有毒物质。因此,开发用于高效捕获、分离和回收含氟温室气体的多孔材料备受关注。近年来,作为一种可设计性极强的多孔吸附剂,金属有机框架材...

阅读(233)赞 (0)

化学科学

重庆大学张育新等综述:自然之鉴—仿生微波吸收材料的进展与前景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2-26

研究背景 受到自然生物进化出的复杂形态和细微结构的显著电磁响应能力的启发,仿生吸波材料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源于对自然界生物结构的深入研究,这类材料在军事隐身技术、通信干扰抑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模仿生物体的精妙结构,仿生微波吸收材料不仅实现了微波能量的高效吸收,还克...

阅读(400)赞 (0)

化学科学

扬州大学张超等:双介孔锡酸锌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大米陈化标志物高灵敏检测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2-25

研究背景 大米在存储过程中会因环境因素和酶促反应生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中2-十一酮是大米陈化的重要标志物,其浓度可用于评估稻米品质。现有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虽精确,但存在操作复杂、检测耗时等问题,难以实现快速、实时监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

阅读(171)赞 (0)

化学科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P. Gorgojo等综述:气体分离本征微孔聚合物膜的改性策略和元分析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2-24

研究背景 本征微孔聚合物(PIM)是指一类相对较新的多孔材料。这些有机纳米多孔材料的合成因其孔径小于2 nm而被归类为微孔材料。基于PIM的膜可用于各种气体分离应用,包括空气分离、氢气回收和其他更具挑战性的场景,例如分离乙烯(C₂H₄)/乙烷(C₂H₆)和腐蚀性氟化气体。由于其...

阅读(295)赞 (0)

化学科学

郑州大学崔鑫炜&杜江等:富含氟化锂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形成机制新认识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2-23

研究背景 锂金属电池(LMBs)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然而,LMBs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受到了安全性和循环寿命问题的制约。特别是,锂金属电池中固态电解质界面(SEI)的离子导电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这不仅影响电池的性能,还直接关系到锂枝晶的抑制和长效运...

阅读(456)赞 (0)

化学科学

韩国延世大学Sang-Young Lee等:纤维素原纤维作为分散型粘结剂用于制备高载量锂电池电极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2-23

研究背景 当前,智能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及电网规模储能系统的需求激增,推动了对具有电化学可持续性的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不懈追求。为实现这一目标,许多先前的研究集中于合成和设计新型电极活性材料。除了这些以材料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外,高质量负载电极的设计因其在实现高能量密度电池方面的...

阅读(419)赞 (0)

化学科学

北航李景、北理工刘建丽等综述:基于二维材料的可穿戴生物设备—从柔性传感器到智能集成系统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2-21

研究背景 可穿戴生物设备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柔性多功能材料在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将可穿戴传感器与多功能智能系统相结合,已成为远程健康监测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的趋势。二维材料因其卓越的机械、电学、光学和化学特性而备受关注,可高效集成于柔性传感系统中。随着具有独特性能的二维材料的迅速发展,可...

阅读(1223)赞 (0)

化学科学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Amir Sheikhi等:植物细胞壁状软材料:微纳米工程、特性和应用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2-20

研究背景 植物细胞壁(CWs)因其组成、分层结构和独特的机械特性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促进了仿生材料的工程设计。植物细胞壁的生长阶段和组织类型使其具有高强度、刚度和延展性。为了紧密类细胞壁的特征特性并构建人工植物细胞壁,需要揭示每个成分的贡献以及细胞壁构建块的排列和相互作用。...

阅读(558)赞 (0)

化学科学

西工大王凯等:双功能有机添加剂异构体助力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2-19

研究背景 构筑兼具缺陷钝化与载流子传输能力的双功能添加剂材料是进一步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效率与稳定性的关键。通常通过排列含有极性官能团,例如氨基、羟基和羰基来调控有机添加剂的化学空间,但大多数添加剂不利于电荷传输,因此,如何设计出具有钝化+传输双功能的有机添加剂仍是研...

阅读(717)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