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Micro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

所有文章 第3页

化学科学

福州大学赖跃坤等三校合作综述:电纺纳米纤维基复合材料用于监测物理、生理和体液信号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25

研究背景 近年来,柔性电子皮肤(E-skin)设备作为一种可穿戴技术,在模仿人体皮肤功能的同时融入了其他功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研究兴趣。目前,电子皮肤传感器主要用于两个平台:人体和智能机器人(人工假肢)。在人体应用方面,传感器主要检测各种人体信号,包括物理信号(即脉搏、关...

阅读(305)赞 (0)

化学科学

中、美、德三国科研团队合作发表综述:可持续非水金属-CO₂电池的电解质及界面化学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24

研究背景 金属-二氧化碳电池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因其在二氧化碳回收和转换过程中的高效性而被视为最有前景的储能技术之一。此外,由于其高理论能量密度,可充电非水金属-二氧化碳(锂(Li)、钠(Na)、钾(K)-二氧化碳)电池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非水金属-二氧化...

阅读(230)赞 (0)

化学科学

中科院物构所温珍海教授等四个机构联合发表:纳米团簇异质结共催化提升AEM电解水制氢性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23

研究背景 电解水制绿氢技术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储存、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前沿的碱性电解技术,具有效率高、体积小、电流密度大、对功率变化响应快等优点,是生产绿氢的理想选择。迄今为止,铂(Pt)被认为是析氢反应(HE...

阅读(199)赞 (0)

化学科学

中山大学杨国伟&曾志平等:Janus双原子催化剂及光辅助锌-空气电池新突破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22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可充电锌空气电池(RZABS)因其高能量密度和环境友好性而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锌空气电池在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尤其是如何同时提升光吸收能力、载流子分离效率以...

阅读(330)赞 (0)

化学科学

印度SRM科技学院Maiyalagan等综述:金属-空气电池中双功能催化微环境设计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21

研究背景 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向脱碳经济转型的紧迫性,为电化学能量存储与转换装置开辟了新趋势,这些装置涵盖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水电解槽和电池等,它们在构建绿色、清洁且可持续的能源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电化学能量存储的主要支柱是电池,电池能够存储化学能,并在必要时...

阅读(241)赞 (0)

化学科学

西交大孔春才等:功能性原子尺度催化剂创新突破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20

研究背景 复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无组织排放和其碳氢化合物不完全氧化导致CO₂等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双重环境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进一步探索如何将VOCs有效降解矿化且将CO₂转化为增值化学品产这一创新设想为同时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见解。然而具有双重...

阅读(367)赞 (0)

化学科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倪丙杰&悉尼科技大学Wenshan Guo等综述:15年来微生物电化学制氢中过渡金属电催化剂的发展进程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9

研究背景 新世纪以来,联合国相继推出多项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其中《2030议程》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尤为关键。目标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与目标7(经济适用清洁能源)因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多维度影响,被视为实现其他SDGs的基石。微生物电化学系统(BES)凭借其同...

阅读(365)赞 (0)

化学科学

中科大李文卫等:无粘合剂的表面自固定光催化膜用于高效H₂O₂合成及水净化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8

研究背景 光催化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催化技术,在环境修复、化学品合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光催化剂材料的光利用率和催化性能都得到极大提升,但现有光催化体系的实际应用仍面临一定挑战。目前广泛采用的悬浮颗粒光催化剂存在易沉降、易流失等问题,而固定化光催化剂...

阅读(221)赞 (0)

化学科学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翟俊宜等综述:蓝色能源,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功能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7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加剧,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凸显,促使全球能源政策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海洋能中的波浪能因高可利用时长与能量密度,成为极具潜力的能源。2012年问世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凭借轻量化、低成本等优势,适配波浪能等低频能量采集,自201...

阅读(1002)赞 (0)

化学科学

华南理工欧阳柳章、马龙涛等:绿色水解衍生工程创制高性能多孔微米硅负极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6

研究背景 硅负极具有超高理论比容量(3579 mAh g⁻1)、较低嵌锂电位(0.4 V vs. Li⁺/Li)及资源丰富等特性,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但其产业化受限于三大瓶颈:(1)脱嵌锂过程会产生>300%的体积变化和巨大的局部应力集中,易导致材料粉化...

阅读(262)赞 (0)

化学科学

厦大杨扬等:深度学习模型助力追踪纳米科学领域表征技术的演化过程-以拉曼光谱为例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5

研究背景 在纳米科学等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文献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传统的以人工路径进行文献搜集、阅读、总结等方法,愈发难以应对海量数据的挑战。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提取知识结构、揭示研究趋势,成为了科研工作者和基金管理者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文献挖掘作为一种能直接从半结构化文本中...

阅读(212)赞 (0)

化学科学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马天翼&辽宁大学茆卉等:基于二维过渡贵金属二硫化物(NTMDs)的复合电催化剂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4

研究背景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开发更可持续的替代品,以取代基于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转换技术的传统技术。其中,电催化氮氧化反应(NOR)合成硝酸盐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替代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高能耗奥斯特瓦尔德工艺。然而,开发先进的能量转换装置具有...

阅读(212)赞 (0)

化学科学

南大余林蔚&苏大王胜等综述:人工智能赋能固态电池材料筛选和性能评估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3

研究背景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核心。然而,其研发面临两大关键瓶颈:一方面,复杂化学环境导致传统试错法在电极与电解质材料筛选中效率低下,难以快速锁定高性能组合;另一方面,电池管理系统(BM...

阅读(892)赞 (0)

化学科学

NML卷期 | 2025年第7期免费下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2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2025年第 7 期印刷本已整理完成,所有卷期的电子版可免费下载,下载方式: 1.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 https://pan.baidu.com/s/1NuthbJFFHKWIUsgdRKw29Q 输入提...

阅读(251)赞 (0)

化学科学

大连化物所田文明、金盛烨&大连理工史彦涛等:高分辨成像技术揭示钙钛矿光伏器件晶界促进电荷分离过程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1

研究背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吸收能力、长载流子扩散长度及低温溶液可加工性,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一代光伏技术之一,为实现可持续清洁能源提供了重要路径。器件的光电转换过程涉及光吸收、电荷分离、载流子迁移以及界面电荷转移等多个关键步骤,其中光生载流子的高效分离与定向传输是...

阅读(490)赞 (0)

化学科学

山大杨再兴等:锑化物室温红外探测器性能优化新进展,构筑混合维度异质结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与收集效率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0

研究背景 锑化物具有带隙窄、迁移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实现新一代高性能红外探测器和高速芯片的理想沟道新材料之一。后摩尔时代的光电子器件对微型化和高性能的双重高要求开启了“锑化物低维结构与光电器件”研究的新时代。作为典型的低维结构,纳米线的晶体取向性强,尺寸越小其表面原子数占比越高...

阅读(281)赞 (0)

化学科学

北京理工大学胡斌、蔡然&兰州大学田福泽:基于可逆粘附网络水凝胶的长期高保真EEG记录与机器学习辅助的注意力评估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9

研究背景 水凝胶表皮电极在电生理信号传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旨在采集和处理生理信号的系统时,水凝胶作为电极材料,展现了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并显著降低了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可能引发的过敏或排斥反应。这些由导电水凝胶构成的表皮电极,其特性与天然皮肤相似,包括柔软性、保湿性和...

阅读(494)赞 (0)

化学科学

南京林业大学张书等综述:智能锂基电池的传感器创新,进步、机遇和潜在挑战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8

研究背景 能源存储需求的快速增长,由电动汽车(EVs)、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所推动,使得锂基电池(LiBs)成为现代能源解决方案的基石。锂电池因其优异的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以及相比铅酸电池或镍氢电池等替代品更低的自放电率而广受推崇,但它们仍面临关键性挑战。包括...

阅读(902)赞 (0)

化学科学

清华大学闫剑锋&谢家旺等:基于相变的卷积神经网络光子芯片超快激光制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8

研究背景 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计算任务的复杂度和数据量不断提升,对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子计算具有运算速度快、并行度高等优点,有望突破传统电子芯片的算力瓶颈。可编程的光子芯片是实现光子计算的核心部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快激光诱导可逆相变制备可编程光子芯片的方法,并应用...

阅读(268)赞 (0)

化学科学

兰州理工大学冉奋等:锂硫电池隔膜表面与多硫化物的动态调控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6

研究背景 随着新能源工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兼具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稳定性及环境友好特性的新型储能电池,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锂硫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 600 Wh·kg⁻1,且其活性物质硫储量丰富、成本低廉,故被视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然而,...

阅读(304)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