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Micro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

最新进展

化学科学

中科大李文卫等:无粘合剂的表面自固定光催化膜用于高效H₂O₂合成及水净化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8

研究背景 光催化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催化技术,在环境修复、化学品合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光催化剂材料的光利用率和催化性能都得到极大提升,但现有光催化体系的实际应用仍面临一定挑战。目前广泛采用的悬浮颗粒光催化剂存在易沉降、易流失等问题,而固定化光催化剂...

阅读(21)赞 (0)

化学科学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翟俊宜等综述:蓝色能源,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功能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7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加剧,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凸显,促使全球能源政策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海洋能中的波浪能因高可利用时长与能量密度,成为极具潜力的能源。2012年问世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凭借轻量化、低成本等优势,适配波浪能等低频能量采集,自201...

阅读(50)赞 (0)

化学科学

华南理工欧阳柳章、马龙涛等:绿色水解衍生工程创制高性能多孔微米硅负极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6

研究背景 硅负极具有超高理论比容量(3579 mAh g⁻1)、较低嵌锂电位(0.4 V vs. Li⁺/Li)及资源丰富等特性,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但其产业化受限于三大瓶颈:(1)脱嵌锂过程会产生>300%的体积变化和巨大的局部应力集中,易导致材料粉化...

阅读(35)赞 (0)

化学科学

厦大杨扬等:深度学习模型助力追踪纳米科学领域表征技术的演化过程-以拉曼光谱为例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5

研究背景 在纳米科学等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文献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传统的以人工路径进行文献搜集、阅读、总结等方法,愈发难以应对海量数据的挑战。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提取知识结构、揭示研究趋势,成为了科研工作者和基金管理者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文献挖掘作为一种能直接从半结构化文本中...

阅读(40)赞 (0)

化学科学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马天翼&辽宁大学茆卉等:基于二维过渡贵金属二硫化物(NTMDs)的复合电催化剂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4

研究背景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开发更可持续的替代品,以取代基于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转换技术的传统技术。其中,电催化氮氧化反应(NOR)合成硝酸盐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替代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高能耗奥斯特瓦尔德工艺。然而,开发先进的能量转换装置具有...

阅读(52)赞 (0)

化学科学

南大余林蔚&苏大王胜等综述:人工智能赋能固态电池材料筛选和性能评估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3

研究背景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核心。然而,其研发面临两大关键瓶颈:一方面,复杂化学环境导致传统试错法在电极与电解质材料筛选中效率低下,难以快速锁定高性能组合;另一方面,电池管理系统(BM...

阅读(71)赞 (0)

化学科学

NML卷期 | 2025年第7期免费下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2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2025年第 7 期印刷本已整理完成,所有卷期的电子版可免费下载,下载方式: 1.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 https://pan.baidu.com/s/1NuthbJFFHKWIUsgdRKw29Q 输入提...

阅读(72)赞 (0)

化学科学

大连化物所田文明、金盛烨&大连理工史彦涛等:高分辨成像技术揭示钙钛矿光伏器件晶界促进电荷分离过程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1

研究背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吸收能力、长载流子扩散长度及低温溶液可加工性,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一代光伏技术之一,为实现可持续清洁能源提供了重要路径。器件的光电转换过程涉及光吸收、电荷分离、载流子迁移以及界面电荷转移等多个关键步骤,其中光生载流子的高效分离与定向传输是...

阅读(179)赞 (0)

化学科学

山大杨再兴等:锑化物室温红外探测器性能优化新进展,构筑混合维度异质结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与收集效率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10

研究背景 锑化物具有带隙窄、迁移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实现新一代高性能红外探测器和高速芯片的理想沟道新材料之一。后摩尔时代的光电子器件对微型化和高性能的双重高要求开启了“锑化物低维结构与光电器件”研究的新时代。作为典型的低维结构,纳米线的晶体取向性强,尺寸越小其表面原子数占比越高...

阅读(116)赞 (0)

化学科学

北京理工大学胡斌、蔡然&兰州大学田福泽:基于可逆粘附网络水凝胶的长期高保真EEG记录与机器学习辅助的注意力评估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9

研究背景 水凝胶表皮电极在电生理信号传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旨在采集和处理生理信号的系统时,水凝胶作为电极材料,展现了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并显著降低了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可能引发的过敏或排斥反应。这些由导电水凝胶构成的表皮电极,其特性与天然皮肤相似,包括柔软性、保湿性和...

阅读(126)赞 (0)

化学科学

南京林业大学张书等综述:智能锂基电池的传感器创新,进步、机遇和潜在挑战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8

研究背景 能源存储需求的快速增长,由电动汽车(EVs)、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所推动,使得锂基电池(LiBs)成为现代能源解决方案的基石。锂电池因其优异的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以及相比铅酸电池或镍氢电池等替代品更低的自放电率而广受推崇,但它们仍面临关键性挑战。包括...

阅读(151)赞 (0)

化学科学

清华大学闫剑锋&谢家旺等:基于相变的卷积神经网络光子芯片超快激光制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8

研究背景 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计算任务的复杂度和数据量不断提升,对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子计算具有运算速度快、并行度高等优点,有望突破传统电子芯片的算力瓶颈。可编程的光子芯片是实现光子计算的核心部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快激光诱导可逆相变制备可编程光子芯片的方法,并应用...

阅读(94)赞 (0)

化学科学

兰州理工大学冉奋等:锂硫电池隔膜表面与多硫化物的动态调控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6

研究背景 随着新能源工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兼具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稳定性及环境友好特性的新型储能电池,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锂硫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 600 Wh·kg⁻1,且其活性物质硫储量丰富、成本低廉,故被视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然而,...

阅读(103)赞 (0)

化学科学

苏州大学孙旭辉等:原子级Sn掺杂多孔Fe₂O₃实现超灵敏NO₂检测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5

研究背景 随着智能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其中气体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然而传统的气敏材料(如金属氧化物)由于缺乏有效的吸附位点而存在灵敏度不足和交叉灵敏感等问题。设计合成具有特异性吸附活性位点的高性能气敏传感材料是提升传感器性能的关键与难点。 ...

阅读(91)赞 (0)

化学科学

叶思宇院士团队交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机器学习助力质子-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高效制氢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4

研究背景 质子传导固体氧化物电解池(P-SOEC)因其高温运行的高效性和无需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成本优势,被视为实现规模化绿氢生产的关键设备。然而,其核心组件阳极材料的开发仍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协同提升材料的催化活性、质子/氧离子传导性,成为制约P-SOEC发展的科学瓶颈。传统“试错...

阅读(167)赞 (0)

化学科学

北航国新院樊瑜波等综述:基于MXene-Ti₃C₂Tₓ的神经形态计算,物理机制,性能提升以及前沿计算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4

研究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数据密集化和资源小型化方向演进,传统计算机的冯·诺依曼架构逐渐难以满足海量数据快速处理和低能耗信息传输的要求,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此背景下,具有感存算一体特性的神经形态器件因其固有的类脑信息处理机制,被公认为是突破"内存墙"瓶颈的关键技...

阅读(113)赞 (0)

化学科学

欧阳晓平院士等:用于X射线探测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闪烁体研究进展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2

研究背景 X射线检测技术在医疗影像、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至关重要,但传统闪烁体材料(如CsI:Tl、GOS等)存在吸湿性、响应慢、成本高等瓶颈。近年来,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s)凭借高原子序数、近100%的发光效率等优势异军突起,成为新一代高性能闪烁体的研究焦点。然而,如何提升...

阅读(230)赞 (0)

化学科学

厦大郑南峰院士&李静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突破,近红外退火技术新路线实现钙钛矿薄膜快速结晶与大面积制备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7-01

研究背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高效和多场景适用的光伏特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在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制备过程中,传统的热退火方法存在耗时长、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这对需要进一步降本增效的大规模生产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改良的近...

阅读(138)赞 (0)

化学科学

西工大刘旭庆、曼彻斯特大学陈黎明等:纳米纤维/MXene聚电解质水凝胶实现吸收性EMI屏蔽与可穿戴传感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30

研究背景 随着柔性电子器件与高密度集成电路在可穿戴医疗、智能物联网等前沿领域中加速渗透,电磁辐射已成为新型环境干扰源,易导致设备性能劣化甚至功能失效。开发兼具高效电磁干扰(EMI)屏蔽与柔性适配特性的材料成为迫切需求。传统导电复合材料因阻抗失配引发强电磁反射,其虽能屏蔽电磁波(...

阅读(197)赞 (0)

化学科学

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康飞宇、暨南大学董留兵等:自组装互连分子界面助力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性能飞跃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06-29

研究背景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背景下,开发高效、安全、可持续储能技术成为科研领域研究热点。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作为一种结合电池高能量密度与超级电容器快速充放电优势的新型储能器件,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系统的有力候选。然而,锌金属负极的电化学不稳定和缓慢动力学特性,使其难以...

阅读(108)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