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济州国立大学Sang Jae Kim等:用于字母识别和生物力学运动监测的深度学习辅助有机凝胶压力传感器
9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4
研究背景 在皮肤集成电子技术持续突破的推动下,可穿戴传感器已成为实时健康监测、临床诊断、人机交互及机器人技术等多领域的核心组件,其在精准感知与便捷应用场景中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水凝胶凭借与人体组织相近的柔软特性、高含水量及优异生物相容性,已成为构建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关键材料,为器件...
阅读(27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4
研究背景 在皮肤集成电子技术持续突破的推动下,可穿戴传感器已成为实时健康监测、临床诊断、人机交互及机器人技术等多领域的核心组件,其在精准感知与便捷应用场景中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水凝胶凭借与人体组织相近的柔软特性、高含水量及优异生物相容性,已成为构建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关键材料,为器件...
阅读(27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3
研究背景 钙钛矿的溶液可加工性为制造先进的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一条具有成本效益和高通量的路线。然而,通过溶液沉积法制备高质量钙钛矿薄膜,需精细调控工艺条件,包括温度、气氛、退火时间以及钝化层等。以反溶剂处理为例,无论旋涂法还是刮涂法制备的薄膜,反溶剂滴加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数秒的狭窄...
阅读(27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2
研究背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对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快速充放电能力的高性能储能系统的需求持续增长。凭借优异的能量密度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锂离子电池(LIBs)已成为当前主流的储能技术。然而,在零度以下的低温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
阅读(44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1
研究背景 在运动损伤预防监测与生物力学评估领域,如何实现对肌骨负荷的实时、精准测量既是柔性传感器应用的核心挑战,也是有效预防损伤,提高运动效能的切实所需。传统的应变片或光学动作捕捉系统虽能间接估算胫骨负荷,但存在侵入性强、操作复杂、便携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自由运动场景下的实时监...
阅读(49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0
研究背景 在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持续加剧的全球挑战下,人类对化石燃料的长期依赖已成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瓶颈,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因此成为构建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其中,光伏技术通过捕获自然界的光能并直接转化为电能,凭借能源来源广泛、环境负面影响小、长期可持续性强等显著优势,...
阅读(762)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0
研究背景 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反应(NO₃RR)作为一种可持续且环境友好的氨(NH₃)合成途径备受关注。然而,NO₃RR仍面临析氢反应(HER)竞争和含氮中间体氢化步骤中高能垒的挑战。传统的Haber-Bosch工艺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能耗大且碳排放高。开发高效的催化剂以降低反应能垒...
阅读(50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19
研究背景 随着柔性电子器件逐渐向微型化和便携化发展,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能量存储/供给单元(如微型超级电容器、微型电池)与能量消耗单元(如压力传感器)集成在一起,成为研究热点。这种集成在二维平面上具有简便、兼容和可靠的优势,但在进一步扩展到阵列结构时,会出现占用面积大、连接复杂...
阅读(32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17
研究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计算架构的“内存墙”与高能耗问题日益凸显。神经形态计算通过模拟人脑高效并行处理机制,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方向。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凭借其可调电子特性、机械柔性和多重表面官能团,在构建仿生感知-计算一体化系统中展现出独特优...
阅读(39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16
研究背景 水系锌碘电池(Zn-I₂ battery)因其高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快速反应动力学和低电压滞后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系统的重要候选。然而,锌碘电池仍面临若干关键挑战。一方面,由于电场分布不均,锌负极易发生枝晶生长,可能导致隔膜刺穿、电池容量快速衰减及安全性降低;另一...
阅读(38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15
研究背景 水、能源和食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相互关联要素,涵盖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目标2、6和7。然而,气候变化正加剧全球水资源和电力短缺,同时对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构成挑战。因此,应优先发展可持续和清洁能源以满足全球需求,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多方面问...
阅读(30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14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电池(ASSBs)凭借非易燃固体电解质(SEs),在安全性与能量密度上显著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且适配锂金属负极与超高电压正极,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器件的重要方向。其中,氯化物固体电解质(CSEs)平衡了电压耐受能力与离子导电性,可兼容商用4.3 V级NCM8...
阅读(722)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13
研究背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低成本、高效率和溶液加工性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制备过程对湿度极度敏感,通常需在惰性气体环境中完成,严重制约了产业化进程。传统方法中,钙钛矿中间相薄膜与环境中水分的快速分子交换会导致不可控的结晶过程和缺陷生成,尤其在湿度较高时(&...
阅读(57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12
研究背景 辐射制冷、蒸发冷却等被动式冷却技术因其低能耗、绿色环保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辐射制冷技术通过高太阳光反射率避免太阳辐射加热、高中红外透明窗口发射率向外太空辐射热量,从而可以实现日间亚环境冷却。蒸发冷却技术通过水分蒸发过程带走潜热,可有效降低物体表面温度;但是,由于水体...
阅读(41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11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关键。然而,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之间的不稳定界面问题严重制约其实际应用,如锂枝晶生长、固态电解质界面反复破裂等。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虽具备良好的加工性和柔性,但其离子电导率低、机械强度不足,且难以同时实现高效的...
阅读(42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10
研究背景 锂氧(Li-O₂)电池凭借超高理论能量密度(~ 3.5 kWh kg⁻1)、利用空气作为能量来源且无需昂贵正极材料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可持续电化学储能技术的核心方向。然而,其实际应用长期受限于单线态氧(1O₂)的生成:这种高活性物种会引发严重副反应,导致电解质和正极降...
阅读(38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09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2025年第 10 期印刷本已整理完成,所有卷期的电子版可免费下载,下载方式: 1.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 https://pan.baidu.com/s/1NuthbJFFHKWIUsgdRKw29Q 输入...
阅读(87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08
研究背景 将可再生生物能源电催化氧化为高价值化学品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理念相契合。生物质醇类,如甘油、木糖醇和山梨糖醇等,作为潜在原料尤为值得关注。它们是美国能源部于 2010 年提出的“TOP 10 + 4”生物质衍生平台分子(BDPMs)的一部分,可用于合成高价值化学品和...
阅读(54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08
研究背景 触觉传感器研发面临技术转化、量产稳定性、环境干扰、宽压范围及数据精度与响应速度等多重挑战。随着智能医疗、具身机器人及可穿戴式设备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多功能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现实应用需求越来越大。为此,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林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文杰...
阅读(136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05
研究背景 在广袤的海洋中,章鱼凭借其灵活的手臂、柔软且坚韧的肌肉和强大的吸盘,能够毫不费力地抓握和释放海洋环境中的各种物体,而不会造成破坏。受章鱼启发的柔性抓取器,凭借其高适应性、安全性和灵活性,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农业与食品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然而,由于材料的生物力...
阅读(45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04
研究背景 光伏技术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且经济可行的可再生技术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发展迅速,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而备受关注。这些特性包括宽的光谱响应范围、高光吸收系数、低激子结合能、长载流子扩散长度以及高载流子迁移...
阅读(1239)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