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费宾等:具有K⁺/C₃N₄共插层钒酸铵正极的高性能宽温锌离子电池
9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12
研究背景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高安全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使其成为下一代高效可充电电池的有前景候选者。尽管锌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820 mAh g⁻1)和相对较低的电化学电位(−0.76 V vs. 标准氢电极),但缺乏具有高容量、良好循环稳定...
阅读(3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12
研究背景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高安全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使其成为下一代高效可充电电池的有前景候选者。尽管锌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820 mAh g⁻1)和相对较低的电化学电位(−0.76 V vs. 标准氢电极),但缺乏具有高容量、良好循环稳定...
阅读(3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11
研究背景 氮循环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生物化学过程,其平衡对生命维系、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然而,高强度农业、过度工业化等人类活动导致含氮污染物激增,正在严重破坏氮循环的平衡。一氧化氮(NO)作为主要污染物之一,不仅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传统转化技术虽能将N...
阅读(7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10
研究背景 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因其优异的安全性和高理论容量,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下一代可再生能源储能体系。锌金属负极具有资源丰富、理论能量密度高(820 mAh g⁻1 和 5855 mAh cm⁻3)以及较理想的电化学电位(−0.76 V vs. SHE)等优点。此外,...
阅读(9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09
研究背景 人类为恒温动物,其体温维持依赖于内部的体温调节系统,而极端低温可能导致体温过低或冻伤。因此,在极端环境下维持体温对于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通常,在寒冷条件下保暖的措施包括通过空调进行室内取暖或穿着防寒服。尽管空调是一种常用手段,但其能耗过大,对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造成较...
阅读(15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09
研究背景 水系锌基混合电容器(ZHCs)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器件,因其高能量与功率输出、长循环寿命、优异的安全性以及环境友好性而受到广泛关注。ZHC由电池型锌负极与电容型正极组成。锌负极通过锌的沉积/剥离反应提供高容量,而正极则通过锌离子的吸附/解吸过程实现快速功率输出。由于锌负...
阅读(10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07
近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正式发布“2025年度高校英文期刊优秀案例”入选名单《纳微快报(英文)》(Nano-Micro Letters)成功入选“服务国家重大科研领域案例”。此次评选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最终确定40种期刊入选优秀案例,其中服务学科建设案例10种、服务国家重大...
阅读(25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06
研究背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磁波吸收材料在电磁防护、隐身设备等军事领域和国防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大量研究论证了定向多孔结构在电磁波吸收方面具有非凡的应用潜力,并通过构筑定向多孔结构使得在吸收强度和频带宽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升。但目前大多数关于定向多孔结...
阅读(11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05
研究背景 金属有机框架(MOFs)凭借结构可调的特性,以及在固态照明、生物成像、环境传感、信息防伪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1,4-苯二甲酸(H₂BDC)作为最常用的有机配体,在框架内易发生旋转运动,从而导致大量的非辐射能量耗散,基于其构建的MOF...
阅读(12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04
研究背景 可穿戴超声设备在治疗应用中具有变革性意义,能够实现对深层组织的无创、持续和精准治疗。该技术利用柔性材料(如压电复合材料、可降解聚合物)和可贴合设计,实现与动态解剖表面的稳定集成。核心创新包括空化增强药物透皮输送、机械与电刺激加速组织再生,以及聚焦声波实现精准神经调控。...
阅读(33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03
研究背景 低维卤化物钙钛矿因其独特结构和优异光电性能(如高吸收系数、长载流子扩散长度、低非辐射复合率及强光致发光)而备受关注。其核心优势在于可通过结构和维度调控实现光电性质的精确调节。本文系统综述了低维钙钛矿的合成与光电表征进展,阐述其结构、光学与光物理特性,并总结其在阻变存储...
阅读(18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02
研究背景 管道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发电、核能和医疗保健等行业,用于输送气体、液体等关键介质。然而随着使用时间增长,管道系统常出现老化、腐蚀、堵塞和损坏等问题,因而需要定期进行内部检查。传统的检查方法往往难以进入这些管道内部,因为许多管道具有复杂弯曲的几何结构和仅毫米级的狭窄空...
阅读(15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1-02
研究背景 忆阻器自1971年由Chua提出概念,并于2008年在Pt/TiO₂/Pt结构中首次实验证实以来,因兼具存储与计算功能,被视为突破冯·诺依曼架构“存储墙”和“功耗墙”的关键硬件方案。其具备非易失性、高能效和高集成度,并依托可塑性实现自适应调控,已在类脑计算、人工突触和...
阅读(36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31
中国化学会 第二届全国能源化学学术会议 第三轮通知 材料筑基能源化学,创新驱动低碳未来 2025年11月20日-23日 中国•上海市松江区富悦大酒店 01|会议背景与宗旨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驱动下,能源化学作为...
阅读(75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30
2025—9.19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是由斯坦福大学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于2015年首次发布的全球科学家多维度排名榜。榜单保持每年更新一次,在2025年9月的最新榜单中Nano-Micr...
阅读(21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9
研究背景 陶瓷气凝胶(CAs)因其极轻、高孔隙率等特性应用前景广阔,但其固有脆性(源于纳米颗粒间的弱“颈连接”)限制了其在机械载荷下的应用。为解决此瓶颈,研究转向以一维陶瓷纳米纤维(CNFs)作为新型构建单元,其高长径比和柔性有助于制备弹性气凝胶。其中,静电纺丝技术因其能制备连...
阅读(41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8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患病率的上升和巨大的经济影响,糖尿病带来了重大的医疗保健挑战,需要有效的管理策略。可穿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无创糖尿病监测提供了有前途的方法,利用皮肤界面可采集的生物体液,可反映表明代谢健康的各种生化标志物。新兴的可穿戴生物传感器越来越多地采用多路复用传感功能,可...
阅读(31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7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具有数十亿参数的人工智能(AI)技术给各领域带来了变革性的变化,为高效解决这些 AI 任务,对高性能和 AI 芯片的需求激增。最近,先进芯片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例如光子计算的发展、量子处理器的进步、仿生芯片的性能提升等等。先进芯片的设计需要对材料、算法、模型、...
阅读(47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6
研究背景 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柔性纤维传感器作为连接人体与外部环境的关键桥梁,在生物医学、智能机器人、环境监测和健康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传统的纤维制备方法成本高、难以规模化,限制了应用。不同于这些方法,热拉伸纤维能够定制复杂结构,可以在跨越纳米到千米的长度尺度上提...
阅读(75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5
研究背景 在半导体技术持续追求微缩化的进程中,硅基晶体管的尺寸已逼近物理极限,短沟道效应、漏电流等问题日益凸显。为延续摩尔定律,产业界先后发展了如FinFET等三维晶体管架构、高K金属栅极技术以及三维集成等先进方案。然而,这些方法多侧重于器件结构和集成方式的优化,虽在一定程度上...
阅读(48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5-10-24
研究背景 在皮肤集成电子技术持续突破的推动下,可穿戴传感器已成为实时健康监测、临床诊断、人机交互及机器人技术等多领域的核心组件,其在精准感知与便捷应用场景中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水凝胶凭借与人体组织相近的柔软特性、高含水量及优异生物相容性,已成为构建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关键材料,为器件...
阅读(245)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