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学 第7页

NML文章集锦| 超级电容器

15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0-28

一、专辑介绍 储能器件:储能器件是一种能够将电能、化学能等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并储存的装置。储能器件的种类较多,包括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这些储能器件在不同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新能源发电中,储能器件可以平衡电网负荷,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在电动汽车...

阅读(253)赞 (0)

中南大学刘又年团队:分层纳米结构的人工巨噬细胞用于抗肿瘤免疫仿生重建

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0-24

研究背景 人工细胞由合成材料构建而成,用以模拟天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利用纳米工程技术设计具有仿生功能的人造细胞,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癌症治疗中,免疫活性巨噬细胞的缺乏导致肿瘤进展和免疫抵抗。因此,开发人工巨噬细胞作为免疫活性巨噬细胞的替代品将更适合于癌症...

阅读(275)赞 (0)

物理所王雪锋&王兆祥等:解析锂电池快充中石墨电极的动力学极限

1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0-21

研究背景 实现锂离子电池更安全、更快速的充电对诸如电动汽车等电动工具的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Li⁺插层的缓慢动力学限制了其快速嵌入石墨层中。在使用较高倍率充/放电时,石墨负极具有较大的极化和较小的嵌锂容量,同时还伴随着一些副反应,如锂金属的沉积、较厚固体电解质(...

阅读(267)赞 (0)

NML2023.11封面文章丨北大吕万良等:生物正交工程化病毒样纳米粒用于高效基因治疗递送

13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0-19

研究背景 基因治疗为重大疾病的治愈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基因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效与安全的递送载体。本研究通过病毒包膜蛋白密码子定点突变技术和生物正交技术,构建了一种新的生物正交工程化病毒样纳米粒,其表现为显著降低的病毒样免疫原性,显著延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和显著...

阅读(284)赞 (0)

浙大成少安等:微纳水膜强化的太阳能界面蒸发结构,大幅提高蒸发性能

8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0-18

研究背景 在蒸发过程中,传统太阳能界面蒸发结构通常借助自身的毛细力实现连续供水,往往会导致蒸发器骨架上出现较厚的水层。随着水层厚度的增加,水蒸气的溢出阻力和蒸发器的寄生热损失也会增加,蒸发器的蒸发速率随之下降;当水层的厚度减小时,蒸发器将因水传输速率较低而表现出低蒸发速率。...

阅读(204)赞 (1)

NML综述 | 卤化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化学稳定性

18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0-15

研究背景 卤化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飞速增长的功率转换效率已经成为一种有前途的下一代光伏技术。然而,由于钛矿层的各种化学反应,器件的稳定性问题已成为限制其商业应用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人员迫切需要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钙钛矿层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这篇综述文章中,作者系统...

阅读(517)赞 (0)

NML文章集锦| 先进二维材料电磁屏蔽、电路系统、传感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研究(八篇文章)

17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0-12

一、专辑介绍 二维材料:二维材料是一种由单层或少数层原子或分子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能。二维材料的厚度通常在纳米尺度以下,而长度和宽度则可以达到微米甚至毫米级别。最具代表性的二维材料有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拓扑绝缘体等。这些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电学、光学、催...

阅读(263)赞 (0)

美国田纳西大学F-Y Zhang等:催化剂利用率提高237倍!首次电化学生长超低负载铂纳米片超薄电极

12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0-08

研究背景为实现低成本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ECs)绿氢生产,迫切需要具有极低催化剂负载量、高催化剂利用率和易于制造的纳米结构催化剂集成电极。美国田纳西大学的Feng-Yuan Zhang课题组利用薄的晶种层,在室温下利用快速、无模板和无表面活性剂的电化学生长工艺,首次在薄Ti...

阅读(320)赞 (0)

悉尼科技大学倪丙杰等:双功能电催化剂将废塑料转化为高价值的甲酸盐和氢气

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0-07

研究背景 塑料电重整是一项处理塑料废物的重要方法,但受限于高性能催化剂的发展。本文开发了一种双掺杂硫化镍催化剂用于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电升级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和氢气。双功能硫化镍催化剂实现了PET塑料的高效及高选择性转化为甲酸盐与氢气。 Dual...

阅读(470)赞 (0)

韩国忠南国立大学SM Kang等:多重交联离子水凝胶构建超灵敏高拉伸耐用传感器

8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0-01

研究背景 水凝胶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可穿戴电子设备、人体组织工程、软体机器人和药物输送。特别是由于水凝胶具有柔软、灵活、可伸缩、透明和高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其作为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材料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然而,它们的应用会受到强度低、粘合时间有限、恢复性和...

阅读(165)赞 (0)

NML文章集锦| 先进二维材料及其应用研究(七篇综述)

15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9-25

一、专辑介绍 二维材料:二维材料是一种由单层或少数层原子或分子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能。二维材料的厚度通常在纳米尺度以下,而长度和宽度则可以达到微米甚至毫米级别。最具代表性的二维材料有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拓扑绝缘体等。这些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电学、光学、催...

阅读(299)赞 (0)

调节电子自旋态,促进MXene基可穿戴锌空电池氧还原反应

8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9-23

研究背景 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剂的合理构建是提升锌-空气电池性能的关键。本篇文章通过制备FeN₄-Ti₃C₂Sₓ样品,引入硫封端的Ti₃C₂ MXene负载FeN₄,以调节FeN₄的电子自旋状态,可显著提高催化氧化还原活性。实验证明合成的FeN₄-Ti₃C₂Sₓ的半波...

阅读(357)赞 (0)

浙大姜银珠等:氨基和羧基协同“锚定-捕获”构建锌负极稳定界面

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9-15

研究背景 水系锌离子电池已被公认为是大规模储能应用中最具前景的电池体系之一,但锌负极-电解液界面的不稳定性极大地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甘氨酸(Gly)分子中氨基和羧基的协同“锚定-捕获”机制有效稳定负极的界面化学。通过同步耦合氨基在锌负极表面的锚定作用和羧基...

阅读(661)赞 (0)

湖南大学鲁兵安等:调控K⁺通量自由度实现安全、长寿命钾离子电池

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9-10

研究背景 钾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离子的自由运动需要游离的有机溶剂分子协助,但有机溶剂分子的易燃性影响电池的安全。本文提出降低钾离子自由度的策略,开发了一种钾离子通量“整流器”电解质,通过降低有机溶剂分子的含量,将电解质中的钾离子的自由度修整并降低为1,实现了钾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

阅读(348)赞 (0)

东南大学孙正明等:构建多功能MXene/C气凝胶,用于增强微波吸收和隔热性能

12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9-05

研究背景 以5G通讯为代表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加剧了电磁污染。为此,开发具备“薄、轻、宽、强”特性的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至关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材料凭借出色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以及丰富的官能团等优势,成为一种极...

阅读(635)赞 (0)

上海大学丁常胜和高彦峰等综述:锰基电极材料在水系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22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9-03

研究背景 水系钠离子电池由于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环保、资源丰富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锰基电极材料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无毒、环境友好、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从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两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水系钠离子电池用锰基电极材料,综...

阅读(392)赞 (0)

比利时鲁汶大学Jan Fransaer等综述:氧电催化中氧化物催化剂的设计—从机理到应用

2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8-31

研究背景 电化学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是一系列能量转换设备(如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基本过程。ORR和OER都具有显著的活化能垒,严重限制了利用ORR/OER的能量转换设备的整体性能。与此同时,ORR是另一个涉及氧气的非常重要的电化学反应,已经得到广...

阅读(636)赞 (0)

韩国科学技术院Keon Jae Lee教授等:通过协同光效应实现用于电磁屏蔽的激光诱导高通量多孔石墨烯

7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8-30

研究背景 随着未来移动设备和可穿戴电子设备更多的用于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和实时医疗,高度集成的多功能电子设备会产生巨大的电磁干扰(EMI),导致严重的信号噪声、数据传输不准确、系统故障/失效以及健康危害。复合材料中的导电元素可以吸收或反射电磁波,从而屏蔽电磁干扰,而低密度和...

阅读(281)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