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学 第28页

NML文章集锦 | 3D打印

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2-15

一、专辑介绍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和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阅读(1148)赞 (0)

面向人体运动感知的微应变传感-微电容集成MEMS

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2-15

导电聚合物因其高离子电导率和优异的机械柔性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智能材料。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且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PPy-CNT微电极的制造策略,将这一微电极同时构筑为电容式微应变传感器和微型超级电容器。基于这一微纳制造工艺和集成构筑手段实现了一种具有优异机...

阅读(1235)赞 (0)

仿生物神经感知行为的柔性摩擦电人工突触

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2-14

突触器件作为人工传入神经系统的关键部件,能够模拟生物的突触行为,从而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仿生物神经感知行为的柔性摩擦电人工突触(TAS)。TAS通过外部刺激成功地展示了一系列突触行为,如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成对脉冲易化以及从感觉记忆到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分级记...

阅读(1886)赞 (0)

刻蚀诱导NiMoO₄表面重构的析氧反应的研究

1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2-11

析氧反应(OER)预催化剂的合理构建是实现通用水电解的关键,也是一个挑战。本文提出了双阳离子刻蚀策略,利用H₂O₂的刻蚀性质使钼酸镍表面产生丰富的阳离子缺陷和晶格失配,同时调节了NiMoO₄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双阳离子缺陷作为活性位点具有更好的吸附氧能力,同时加速了动力学反应速...

阅读(1791)赞 (1)

“纳米沙漏”COFs超晶格薄膜用于柔性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

1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2-08

可穿戴/柔性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对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MSC)器件的强劲需求。具有高超电容性能的薄膜电极的设计对平面MSC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共价有机框架聚合物(COFs)薄膜具有精确可控的组成、有序可调的孔道、和高暴露活性中心的特点,展现出作为平面MSC薄膜电极的独特优...

阅读(1464)赞 (0)

NML文章集锦 | 激光微纳加工

15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2-07

一、专辑介绍 纳米材料在各种应用中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能量转换和存储、纳米电子、传感器和致动器、光子学器件,甚至用于生物医学等目的。相比于传统纳米材料合成技术,激光作为一种合成技术和微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促进了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纳米结构的构建,包括激光加工...

阅读(1734)赞 (0)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联合测试建立铁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构效关系

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2-02

研究铁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的构效关系对设计先进铁电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界面的研究主要采取通过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反推界面微区结构与性能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属于间接推测,并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支持。实际上, 纳米颗粒的加入不仅会引入界面,也可能会导致聚合物基体本身...

阅读(1399)赞 (0)

NML文章集锦 | 固态电池

2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2-02

一、专辑介绍 对于锂金属电池、水系锌电池或者热电化学电池来说,使用固体电解质可以解决在这些种类电池充放电使用过程中的枝晶、短路、自放电以及电解质泄漏等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并且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因此,使用固态电解质的固态电池吸引了研究者的大量研究。 本...

阅读(1149)赞 (0)

NML文章集锦 | 钙钛矿(6篇研究论文)

13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2-01

一、专辑介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半导体异质结结构光电器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过钙钛矿光吸收层、电荷传输层等半导体材料组成的异质结结构来有效分离和提取光生电荷,实现由光能向电能的转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光伏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本虚拟专辑简介:...

阅读(1124)赞 (0)

基于无定形负极的水系质子电池

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1-29

水系质子电池因其安全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和超高的倍率性能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储能体系之一。然而,其存在循环性能差和平均电压低等问题,而低工作电压也极大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在众多优化策略中,先进负极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水系质子电池通常使用酸性电解液,体系中容易出现负极材料发生...

阅读(1567)赞 (0)

拜年了!Nano-Micro Letters祝您春节快乐!(附近期热点文章)

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1-21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Nano-Micro Letters 编辑部祝大家新春快乐,兔年大吉!在即将过去的辛丑牛年里,NML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主编、编委、审稿人、国内外优秀作者以及读者的支持下,无论是在收稿量与发文量,还是稿件质量与影响力等多个方面都跨上了新的台阶。(目...

阅读(1076)赞 (0)

NML文章集锦 | 纳米酶

19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1-18

一、专辑介绍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高的特异性和效率,在信号转导、代谢和消化等生物过程中介导多种反应。但是,天然酶的生产成本高、易变性和失活、产量低,难以广泛应用。因此,研究者们逐渐开发了具有仿酶能力和纳米尺寸的纳米酶。纳米酶是指在生理条件下遵循酶动力学,能够催化涉及酶底物的化...

阅读(1269)赞 (0)

超高面容量和面电流密度下的长寿命复合锂金属负极

1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1-17

为了实现低碳目标,开发以锂金属为负极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然而,不可控的锂枝晶生长和体积膨胀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中,亲锂的三维骨架设计可以有效缓解锂金属循环过程中的枝晶生长和无限体积膨胀等问题。基于三维骨架设计,我们提出物理形貌限域和化学吸附/扩散调控是实现锂金属均...

阅读(1167)赞 (0)

西安交大沈少华等:Zn-N₆缺电子构型助力聚合物氮化碳实现可见光催化分解纯水

1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1-10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纯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被认为是实现太阳能有序转化、助力我国早日完成“双碳目标”的理想途径之一。聚合物氮化碳因其能带结构满足光催化分解水产氢产氧的基本热力学条件,同时兼具前驱体来源丰富、合成方法简单、热稳定性良好、无重金属污染等诸多优点,被视为具有广阔前景的光催化分解水...

阅读(2087)赞 (0)

香港城市大学张开黎等:仿生纳米结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12-29

当今世界的许多革命性发现都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启发。在材料科学领域,自然事物和生物材料的高度有序、多样化和独特的结构吸引了研究人员通过材料化学手段在纳米材料中复制和模仿。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设计具有合适取向、高度有序的结构和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同时又能获得较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的纳米材料,...

阅读(1814)赞 (0)

NML综述 | 氮化碳基材料在锂-硫电池领域的研究进展

14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12-27

电动汽车和大规模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硫电池因其高的理论比能量(1675 mAh g⁻¹)和能量密度(2600 Wh kg⁻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除此之外,单质硫的低毒性、储量丰富和低成本等优点使得锂-硫电池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应...

阅读(2108)赞 (0)

天津大学姜忠义:双水相法制备共价有机框架膜用于纳滤脱盐

1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12-26

膜材料是膜技术的“芯片”,直接关系到膜在分离过程中的选择性、渗透通量和稳定性。近年来,研究者们相继开发出界面聚合、溶剂热合成、非溶剂诱导相分离等方法,用于膜的制备与结构调控。然而,这些方法普遍使用有机溶剂以创造油-水界面或溶解单体等。因此,膜制备技术绿色化、低碳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为...

阅读(1579)赞 (0)

MOFs功能化隔膜:提升水系锌离子电池性能

1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12-23

水系锌离子电池由于其简单的制造工艺、本征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在新一代储能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然而,锌枝晶以及有害副反应很容易导致电池出现循环寿命短和电化学性能差等问题,这极大地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在这项工作中,作者提出了一种Zr基金属有机骨架功能化隔膜(UiO-66-GF)。金...

阅读(1905)赞 (0)

中科院王中林院士:人机界面可穿戴电子—生物可降解摩擦电薄膜用于书法练习和纠正

1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12-22

可穿戴电子元件可以贴敷在人体或皮肤上,用于监测人体健康。因此,以HMI为基础的可穿戴电子产品通过分析微小运动产生的数据,使得人类活动数字化。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技术的快速扩展和部署为无数传感器和处理器之间的无线网络互连提供了具有成本效益的手段,刺激了HMI的可视化发展。因此,蓬勃...

阅读(2588)赞 (0)

克服电化学氮还原反应(NRR)的瓶颈:氧功能化碳氮化硼催化剂

1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12-08

氨是现代化工和农业的基础,同时也是洁净能源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传统的Haber-Bosch法合成氨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各种绿色、可持续的合成氨路线来替代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的Haber-Bosch合成氨工艺。其中,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化学合成氨技术近年来备受...

阅读(1700)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