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High Mass Loading MnO2/Graphene-Grafted Carbon Cloth Electrodes for High-Energy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因此,CNT/MnO2/GCC柔性电极材料在1mA/cm2电流密度下面积比电容为3.38F/cm2,在30mA/cm2电流密度下倍率性能为53.3%;组装成的不对称超电体积能量密度为10.18mWh/cm3,能给五个LED灯或一个温度/湿度指示器供电。
由于良好的润湿性,柔性基地采用电活化碳布(ECC)。由于碳布集流体的比表面积较小,高负载的电极材料容易在bare ECC上脱落,因此在ECC上负载石墨烯用来增加基底的比表面积,实现高负载活性材料(MnO2)与柔性基底的紧密结合,有效提升电子在活性材料/集流体界面传输,以及增强电极材料结构稳定性。由于高负载MnO2的导电性较差,在高电流密度下倍率性能不理想。因此,为提升高负载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在MnO2上负载CNT导电网络,有效地提升了电极材料的整体导电性,促进赝电极材料的氧化还原反应。除了优异的导电性,石墨烯和CNT还具有较好的柔韧性,适合作为柔性基底材料。另外,多孔的电极结构促进离子在电极材料内传输。因此,通过合理地设计电极材料结构,CNT/MnO2/GCC作为柔性超电材料实现了有效的电子/离子传输,能充分发挥高负载赝电容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图2 a) GCC的SEM图像。b) GCC和ECC的氮吸附曲线。c) CNT/MnO2-25/GCC电极的低分辨率SEM图像和d) 高分辨率SEM图像。
增加集流体(ECC)比表面积,提供MnO2更多负载位点,提高负载量。结果表明,GCC和ECC比表面积分别为103.81m2/g和4.01m2/g;MnO2在GCC和ECC上的负载量分别为9.1和7.5mg/cm2。由于集流体的比表面积增加,MnO2与集流体的接触点增加,从而促进电子运输,提高MnO2利用率;此外,活性物质和柔性基地接触面增加有利于确保电极结构的稳定性。通过SEM图可以看出,MnO2均匀地负载在GCC基底上;而使用ECC作为基底时, MnO2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缝。在1mA/cm2电流密度下,CNT/MnO2-25/GCC和CNT/MnO2-25/ECC面积比电容分别是3.38F/cm2和1.66F/cm2。10000循环后,CNT/MnO2-25/GCC和CNT/MnO2-25/ECC的电容保持率分别是81.4% 和32.5%。
2.2 MnO2上负载CNT的作用
图3 GCC, CNT/MnO2-25/ECC, CNT/MnO2-25/GCC电极: a) 5mV/s扫速下的CV曲线; b) 1mA/cm2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 c) 不同电流密度下(1~30 mA/cm2)的面积比电容。d) CNT/MnO2-25/ECC和CNT/MnO2-25/GCC电极的Nyquist图。CNT/MnO2-25/GCC电极: e) 1mV/s扫描速率下电容贡献(灰色区域), f) 不同扫速下电容贡献(红色)和扩散控制(绿色)贡献。g) CNT/MnO2-25/GCC的电化学性能与其他参考文献比较。h) CNT/MnO2-25/GCC电极结构示意图。III MnO2//V2O5不对称超电的电化学性能



YuanzhePiao
(本文通讯作者)
首尔国立大学 教授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可以与别人分享!:Nano-Micro Letters » 首尔国立大学:石墨烯“导电桥梁”高负载柔性超级电容器
Nano-Micro Letters
香港城市大学张开黎等:仿生纳米结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NML文章集锦 | 超级电容器(10篇正极材料研究论文)
NML文章集锦 | 超级电容器(9篇正极材料研究论文)
NML文章集锦 | 超级电容器(10篇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