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Micro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

所有文章 第17页

催化

NML文章集锦 | MOF材料在催化研究领域应用研究(4篇文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18

一、专辑介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是指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MOF材料具有超强的可调节性,虽然在酸性或碱性水基电解质中稳定性较差,但MOF衍生物则可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表现出高的...

阅读(704)赞 (0)

器件科技

川大张新星&中物院唐昶宇:力致发光-摩擦发电双模态传感器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17

在可穿戴设备中实现不依赖电源输入的多功能传感及其信号实时精准分析,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柔性多层微纳结构复合设计,利用柔性液态金属电极和微结构化弹性表面设计,构筑了高性能的柔性自供电力致发光-摩擦发电双模传感器。此外,通过引入力致发光结构,实现机械能-光能转换与传感信号可视...

阅读(545)赞 (0)

化学科学

NML综述 |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的现状与机遇:聚焦碳材料、集流体和隔膜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15

混合电容器,也称为不对称电化学电容器,它们旨在将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的优势和可充电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点集成到一个设备中。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是锌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之间的权衡,因为其内在的低成本和优越的安全性成为了理想的储能装备选择之一。然而,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锌离子混合电...

阅读(797)赞 (0)

催化

NML综述 | 纽约州立大学Jiye Fang教授等:铂基纳米晶的形貌可控合成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15

作为解决化石燃料能源短缺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理想能源利用方式之一,燃料电池技术因不受卡诺循环限制、可直接将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能量转换效率高、无污染和能量密度高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目前燃料电池中商用催化剂是金属铂(Pt),Pt 具有良好的分子吸附、离解特性,因此铂催化剂成为最理想、...

阅读(924)赞 (0)

期刊动态

NML编委 | 黄维(Wei Huang)院士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12

个人简介 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外籍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导,柔性电子(包括有机电子、塑料电子、生物电子、印刷电子、能源电子和纳米电子)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名誉博...

阅读(1299)赞 (0)

化学科学

NML文章集锦 | MOF材料在锂/钠/钾/铝离子电池应用研究(7篇文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12

一、专辑介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是指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MOF材料具有超强的可调节性,虽然在酸性或碱性水基电解质中稳定性较差,但MOF衍生物则可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表现出高的...

阅读(730)赞 (0)

化学科学

伦敦大学学院何冠杰&华南理工王小慧:微量三重功能添加剂助力可逆水系锌离子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11

水系锌离子电池由于其安全、低成本、环境友好的优点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析氢反应(HER)、锌枝晶、锌腐蚀等有害副反应水系锌离子电池可逆性和稳定差,这极大地阻碍了其发展和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以微量的三功能氢氧化铵为添加剂,来从多方面综合保护锌负极。微量的氢氧化铵添加剂使电解质的p...

阅读(617)赞 (0)

化学科学

南方科大赵天寿院士等:首次MoS₂层间原位构建静电排斥实现超快锂离子传输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10

高理论容量和独特的层状结构使MoS₂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MoS₂层状结构的各向异性离子输运和其较差的本征导电性,导致差的离子传输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由Co2⁺取代Mo⁴⁺在MoS₂层间原位构建层间静电排斥,其可打破层间范德华力的限制,制备单层MoS₂...

阅读(987)赞 (0)

化学科学

NML封面文章丨浙江大学高超等:高迁移率、大面积石墨烯纳米膜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07

石墨烯纳米膜是石墨烯的体相形态之一,其继承了单层石墨烯的原子结构和电子、声子行为特征,同时具有宽的作用截面、长的载流子弛豫时间,是良好的热学、电学以及光电研究平台。目前,石墨烯纳米膜的可控制备尚未实现。本文以氧化石墨烯(GO,杭州高稀科技)/聚丙烯腈(PAN)复合薄膜为前驱体,利...

阅读(790)赞 (0)

化学科学

浙大韩伟强综述:一种全新的MXenes制备策略—路易斯酸刻蚀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07

自2011年被成功制备以来,MXenes已经成为二维材料领域的新星。MXenes具有金属级别的电子电导率、大且可调的层间距、低的离子扩散势垒、丰富的表面化学性质和优异的机械强度等优点,在能量存储与转换、传感器、光电子学、电磁屏蔽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有两个问...

阅读(671)赞 (0)

期刊动态

重磅!NML热点论文 (3月份入选)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05

本次推文精选了20篇入选ESI热点论文(三月份入选),这些文章涵盖了微波吸收与电磁屏蔽、催化、传感、储能、纳米发电机、导热功能材料、锌电池、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热点论文(Hot Paper):指ESI的22个学科领域下近2年发表的出版物,基于近2个月的被引情况,全球范围内被引次数...

阅读(502)赞 (0)

电化学

NML封面文章丨华科高义华等:有机−无机混合正极实现空气可充电锌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04

能量收集技术和电池的自充电电源系统正引起广泛关注。为了解决传统集成系统高度依赖能源供应和结构复杂的缺点,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MoS₂/PANI正极的空气可充电锌电池。受益于PANI出色的导电性去溶剂化屏蔽,MoS₂/PANI正极表现出超高容量(在N₂中为304.98 mAh g⁻1...

阅读(614)赞 (0)

电化学

厦门大学赵金保等综述:无机填料在固态锂电池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关键作用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03

固态锂电池(SSLB)具有优异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储能设备。固态电解质是SSLB的核心,其对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s)由于综合了无机固态电解质(ISEs)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SPEs)的优势,是一类有广泛市场应用...

阅读(1756)赞 (0)

电化学

福州大学王星辉&湖南大学鲁兵安等:全固态薄膜锂硫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4-01

物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众多微型电子设备的供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微型储能器件。结合固态电池架构和薄膜制造工艺的全固态薄膜电池 (TFBs) 被认为是微型电子设备的理想片上电源。针对传统正极材料的理论能量密度较低, 本文提出将具有超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体系与TFBs相结...

阅读(663)赞 (0)

化学科学

北科大陈骏教授团队:熵增双提升无铅陶瓷电容器储能密度和效率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3-30

先进的无铅储能陶瓷在下一代脉冲功率电容器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通过增加构型熵(称为高熵策略),在高熵无铅弛豫铁电体中实现了13.8 J cm⁻3的超高储能密度以及82.4%的高效率,与低熵材料相比,储能密度增长了近十倍,并系统地揭示了储能性能和畴结构随构型熵增加的演变。...

阅读(1075)赞 (0)

化学科学

厦门大学彭栋梁&谢清水团队:亲锂-亲硫双金属硒化物量子点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3-28

锂硫电池(Li-S)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 kg⁻1)和比能量(2600 Wh kg⁻1),被认为是理想的下一代电化学能源存储设备。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正极侧,可溶多硫化物(LiPSs)引起的穿梭效应造成活性材料的流失和锂负极的腐蚀;同...

阅读(640)赞 (0)

纳米科技

俞建勇院士、刘一涛研究员等:可调孔结构的Ti₃C₂Tₓ纳米纤维气凝胶用于处理复杂海水脱盐净化问题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3-26

基于太阳能驱动的界面蒸发的海水淡化已成为缓解全球淡水短缺危机的一项有前途的技术。然而,在实际的、被油污染的海水上实现高的脱盐性能仍然是一个关键的挑战,因为目前的太阳能蒸发器的传输通道和蒸发界面很容易被油污堵塞,导致蒸发率和转换效率受到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策略,用于制造基于灵...

阅读(611)赞 (0)

分析检测

中山大学周建华&清华大学任天令:机器学习辅助软体电子用于健康监测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03-25

由于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长时间实时的生理信号监测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预防。然而,受硬质基底、非应变、低生物相容性等限制,传统的刚性传感器并不适用于大应变、粗糙表面的场景。其刚性形态不仅极大地影响佩戴体验,而且无法与皮肤紧密贴合,导致实际测量的信号引入不少伪影、噪音甚至淹...

阅读(643)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