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文亮点
1 酞菁铜作为CsPbBr3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材料(HTM);
2 最高能量转换效率达6.21%,比同条件下不含空穴传输材料的器件效率高60%;
3 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耐用性和热稳定性良好。
内容简介

分析表明CuPc作为空穴传输层能有效促进电荷转移过程,可抑制电荷复合。而且,这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还兼顾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热稳定性,对未来实际制备与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图文导读
1 基于CuPc的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横截面/能级排列/接触面能带弯曲示意图

CuPc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小分子光电半导体材料。基于CuPc的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功能层包括FTO/致密TiO2/介孔TiO2/无机钙钛矿CsPbBr3/CuPc/碳。
TiO2致密层(空穴阻挡层)用作电子收集层,介孔TiO2层(电子传输层)作为光敏吸收材料的支架。
2 CsPbBr3的膜质量/顶部覆有CuPc的CsPbBr3膜的表面形态/器件的横截面图

饰有CuPc薄膜的钙钛矿颗粒变成海参状。由于层状CuPc分子之间的强π-π键堆积,CuPc纳米棒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利于形成高载流子迁移率。
此外,沉积薄的CuPc还可以补偿CsPbBr3表面上的一些缺陷并形成大的CuPc界面面积,使其与对电极的接触良好,从而有利于从 CuPc转化为碳。
具有较少陷阱态的大钙钛矿晶粒表现出双分子复合和高器件效率,而具有陷阱态的钙钛矿薄膜呈现单分子复合和低器件效率。被陷阱状态捕获的载流子将通过捕获和释放过程抑制电荷传输而导致光电流响应缓慢,使得载流子收集损失,这将导致能量密度降低。因此,基于CuPc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增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引入CuPc空穴传输层可以在钙钛矿/碳界面形成肖特基势垒并抑制载流子复合。第二,CuPc 空穴传输层可以提供更平滑的能级跃迁,减少陷阱态和单分子复合,这将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
作者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
微纳制造与测试;微电子封装;故障诊断。
主页链接:
http://mse.hust.edu.cn/info/1010/1028.htm
相关阅读
1 NML综述 | 石墨烯可成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下一代材料吗?
关于我们

Impact Factor:4.849
Nano-Micro Letters 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 Springer 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目前免收版面费。
联系我们
|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 |
| Web | http://springer.com/40820 |
| http://nmletters.org | |
| APP | nano-micro letters |
| 100737456 | |
| https://facebook.com/nanomicroletters | |
| https://twitter.com/nmletters | |
| Tel | 86-21-34207624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可以与别人分享!:Nano-Micro Letters » NML研究论文 | 基于CsPbBr3/C的高效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Nano-Micro Le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