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Micro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

所有文章 第26页

化学科学

“类贝壳”石墨烯气凝胶:极高垂直热导率的热界面复合材料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30

随着电子器件设备的微型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散热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热界面复合材料能够置于电子设备和散热器之间,减少二者间热阻,从而实现高效传热。近年来,以高分子为基体的热界面材料正获得广...

阅读(1157)赞 (0)

催化

曹殿学团队| 钠离子电池-电容混合器件:自支撑缺陷丰富的MXene衍生TiO2@rGO泡沫电极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30

近年来钠离子储能器件(如钠离子电池和钠离子混合电容器)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正在向商业化迈进。TiO2材料由于其稳定的结构、较低且安全的工作电压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Na离子阳极之一。然而其离子和电子导电性较差,以及有毒的制备工艺限制了它的应用。一些改性策略,如纳米工程、缺陷工程、杂原子...

阅读(1001)赞 (0)

催化

西南大学徐茂文:仿生“枝叶”状电极——高效催化室温钠硫电池多硫化物转化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30

室温钠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低成本并且活性物质硫对环境友好被广泛研究。但是,硫及其放电产物固有的离子/电子绝缘性使得活性硫的利用率不理想。此外,多硫化钠的穿梭效应会导致电池循环性能较差。近年来,催化多硫化物的转化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加速多硫化物的...

阅读(1092)赞 (0)

化学科学

NML高被引文章 | 微波吸收与电磁屏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30

本次推文精选了五篇入选ESI高被引,微波吸收与电磁屏蔽相关的NML文章。分别来自南开大学黄毅教授团队、青岛大学吴广磊教授团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姬广斌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徐梽川教授团队、同济大学陆伟团队、北京理工大学曹茂盛团队。欢迎大家阅读关注。 高被引文章: 指近10年...

阅读(1180)赞 (0)

化学科学

2022.7封面文章 | 陶瓷超结构吸波材料设计与DLP-3D打印成型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9

随着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和应用需求对吸波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吸波超材料具有厚度小、重量轻、可重构、可调谐、大角度吸收、频率范围宽等优良性能,而前驱体转化陶瓷 (PDC) 可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和热解过程的控制调控陶瓷产物的元素组成和晶畴结...

阅读(1289)赞 (0)

化学科学

空间限域调控MOFs衍生碳尺寸,实现轻质高效吸波剂设计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9

随着电子安全防御技术需求的不断提高,轻量化、超薄厚度和高性能的吸波材料在民用和军用电子仪器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具有多孔特性和异质界面的电磁材料由于结构优势和多重损耗协同机制,在提高微波损耗的同时可实现轻质化。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碳材料由于其多孔结构和可调控化学组...

阅读(1110)赞 (0)

化学科学

超快激光辐照薄膜金属玻璃构建高密度纳米孔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9

纳米制造是加工精度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工业化生产,其重点在于低成本和可靠性,包括材料、结构、设备和系统。超快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结构能够产生小于光波长的纳米结构,受到科学技术界的关注。High-Density Nanowells Formation in Ultrafast Lase...

阅读(1075)赞 (0)

材料科学

自修复多功能电子皮肤:清洁环保制备及人体信号的智能手机处理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9

可穿戴设备模拟人类皮肤的感知功能是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电子皮肤作为可穿戴设备之一,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电子皮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摩擦、弯折、拉伸引起机械损伤,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为满足电子皮肤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可穿戴电子器件需要具备诸如自修复、生物...

阅读(1058)赞 (0)

材料科学

竹源纳米纤维异质结衍生碳:环境自适应的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9

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电磁吸收材料的发展。近些年,众多国内外课题组在探索宽频,轻质型电磁吸收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基于场景化应用,在诸如变温,频选型等具体的场景模式或功能需求下,构筑新型电磁响应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电磁问题仍是一大难点。考虑到电磁吸收剂,无论是基于军事隐身...

阅读(946)赞 (0)

信息科学

可降解、超强度、能水洗的导电纤维及其摩擦纳米发电机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健康的重视,开发研究智能织物对人体运动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及可穿戴电子设备供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走向更加功能化、信息化、人性化和智能化。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杨光教授团队与北京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孙其君研究员团队以可再生的细菌纤维素(BC)为基...

阅读(1090)赞 (0)

化学科学

德国哥廷根大学综述:纤维素纳米纸的制备、功能化和应用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7

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在许多新兴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如生物医学材料、涂料、传感器、光电器件及储能材料等。现代制浆造纸厂制浆和漂白技术升级来生产纳米纤维素,在作为传统制浆造纸企业新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为生物质资源的高价值利用开辟了新途径。纤维素纳米纸(CNP)是一种由纳米纤维素构成的薄...

阅读(1565)赞 (0)

化学科学

“类鸡尾酒效应”金属硫化物负极助力高倍率/低电压全电池储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7

金属硫化物是一类被广泛研究的储钠负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廉价易得等优势。然而,当前多数金属硫属化合物在半电池中存在倍率性能较差或充电电压较高的缺陷,导致基于其组装的全电池性能表现不佳,比容量不理想,放电电压平台较低。如何克服金属硫化物储钠负极的本征缺陷,提升其在全电池中的实用...

阅读(923)赞 (0)

化学科学

长寿命/高倍率锌负极:亲锌铜纳米线网络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5

使用中性/弱酸性水系电解液和锌金属负极的锌基储能体系具有高安全、低成本、绿色环保等优势,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然而,锌负极的枝晶和析氢腐蚀问题导致水系锌基储能体系库伦效率和循环寿命不理想。在此,我们提出利用亲锌铜纳米线网络多角度稳定锌负极的策略。Stable Zinc Anodes...

阅读(1040)赞 (0)

催化

封面文章:无机胶态电解质助力更好的锌离子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5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成功的二次电池系统,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然而有限的锂资源、易燃有毒的有机电解质造成的安全隐患和高成本等问题限制了其在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目前,锌离子电池凭借成本低,环保和固有的安全性使其在规模储能领域凸显优势。然而,锌负极的枝晶生长,腐蚀...

阅读(986)赞 (0)

催化

张久俊院士等:钙钛矿型人工SEI膜调控界面电场提高锌离子电池性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5

相比于传统的有机系锂离子电池,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可再生安全的能源储存系统,在可穿戴设备及大规模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锌负极枝晶生长等问题的制约。锌枝晶的产生大大限制了锌负极的可逆性,所以需要...

阅读(780)赞 (0)

催化

NML综述 | 高性能锌金属负极的界面工程策略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5

可充电水系电池作为一类绿色储能体系因其成本低、安全性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备受关注,面向不同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锌作为水系锌电池常用的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枝晶、腐蚀、钝化、析氢等问题,对电池运行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通过金属锌的界面工程进行有效调控在提升电池整...

阅读(1207)赞 (0)

催化

清华大学徐成俊等:MOF材料“一箭双雕”改性水系锌离子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4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具有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等优势而成为近些年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发展面临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正极材料问题,锰基材料通常表现出较差的循环稳定性、钒基材料具有毒性、而普鲁士蓝的比容量则较低;二是锌负极问题,直接采用锌箔负极容易引起锌枝...

阅读(2056)赞 (0)

催化

澳大利亚张山青教授等:有机添加剂解决水系锌负极的枝晶等问题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4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电化学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在大规模能源存储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取决于锌负极的电化学可逆性,锌负极的电化学可逆性通常会因其腐蚀和锌枝晶而恶化。Cyclohexanedodecol-Assisted...

阅读(1346)赞 (0)

催化

加拿大孙书会院士和广东工大施志聪教授:异质结界面工程提高水分解活性与稳定性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6-22

近年来,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引发了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因此,开发可再生能源(如氢能)备受关注。其中,由阴极氢进化反应(HER)和阳极氧进化反应(OER)组成的电化学水裂解代表了一种理想的商业化技术。尽管Pt基和Ir/Ru基材料被认为是最先进的HER和OER的电催化剂,但高成本和稀缺...

阅读(1114)赞 (0)